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理论思考

时间:2013-06-12浏览:128

科学的发展观为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青团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每个团干部应该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团的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众多要素相互影响、联结互动的系统过程,讲“全面”也好,讲“协调”也好,讲“可持续”也好,本身都是手段,目的则是为了促进团的事业的健康发展,离开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所以,要必须紧紧抓住团的事业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握联系,探索规律,整合力量,科学推进。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五个方面的关系应加以把握。

 一、挑战与机遇

  挑战决定机遇,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不断增加,从组织形式的设置到团的职能的发挥,到如何为广大的团员青年服好务,再到团干部如何以更大作为争取地位,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等等。辨证地看,挑战与机遇从来是相伴而生,共同存在,相互转化的,挑战带来了机遇,机遇也蕴含在挑战之中。我们常讲,共青团要善抓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可以说,越来越多的挑战为广大团干部带来了愈来愈多的机遇,最关键的是要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面对组织依托方面的挑战,共青团需紧紧抓住经济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机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团组织的设置呈金字塔形状,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团县委、乡镇团委、村团支部整个组织网络上下排列,村级团组织在最基层,是整个塔的基础和根基。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团组织网络建设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团组织不能有效开展工作,甚至出现了团建“空白村”,团员“空壳村”。有的村即使设有团支部或有团支书,但是团的活动少而且小,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新型经济组织的不断增加,团员青年流动性的不断加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归属感、认同感日益淡化。面对农村团组织功能不断弱化,新型经济组织不断增加,城市社区功能不断增强的新形势,基层团的网络组织怎样设置,如何把青年事务和团的工作做好,成为各级团组织探讨的热点问题。团省委提出了构建扁平化组织网络的新要求,这是一个水平横向的网络,改变了以前纵向网络设置的不足。怎样把横向网络建好,实现基层团组织的有效依托和高效运转,这是一个新课题,是一个新挑战,也是带给广大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的一个新机遇,应该积极思考探索。

2、面对资源配置方面的挑战,共青团需要抓住市场化的机遇。一般来讲,一个单位、组织拥有的资源与其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团组织获得资源的途径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先由团组织提出方案,然后请党组织批准,钱和物便到了手中,团干部掌握着分配这些资源的权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团组织依靠行政手段获取资源的途径越来越窄,另一方面,运用市场经济办法获取资源的途径则是越来越宽。在新形势下,就要看团的干部如何应对这个挑战,如何抓住市场化的机遇,充分整合资源,从而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3、面对组织职能方面的挑战,共青团需紧紧抓住政治职能社会化的机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在快速转变,许多部门的职能转化到社会组织中,他们承担着政府干不好、干不了、干了成本太高的工作。共青团如何协助政府把政治职能社会化的问题解决好,如何更好地承担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工作,如何做好鼓与呼的工作,发挥好引导青年营造氛围、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走社会化、事业化、项目化的路子,从而延伸拓展共青团的工作职能,延长团的工作手臂,在管理青年事务方面发挥更重要、更深刻、更广泛的作用,这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

4、面对国际竞争环境的挑战,共青团需紧紧抓住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机遇。在世界经济政治全球化过程中,青年工作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合作共赢趋势加强,横向交流不断增加,因特网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团组织必须科学应对这一挑战,乘势抓住这一机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横向交流,拓宽工作领域,学习东西方文化差异,掌握和应用国际规则,充分利用海外对中国的援助、捐助等国际资源,加强组织自身建设,壮大自身实力。

二、视野与 胸怀

  视野是思维的起点,胸怀是广阔的天空,事业是成功的载体,辉煌是奋斗的成果。视野决定胸怀。“木桶原理”和“灯油原理”告诉我们:共青团事业要蓬勃发展,要取得辉煌的成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不行的,必须有一支整体素质高、创业激情强的干部队伍来冲锋开路。胡耀邦同志曾指出:团干部要“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这就要求每位团干部要用世界的眼光,宽广的视野,在对国事的关注中形成战略思维和经济头脑,以全团的视线完成自身的审度。

  一是要有世界眼光。 经济全球化使人们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中,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更为紧密。团干部应放眼全球,善于洞悉国际风云变幻,全球大势了然于胸,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二是要关注国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团干部要关心国家大事,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三是要有战略思维。作为团干部,要比团员青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识得更深。考虑工作要全面,要从全局出发,坚持用前瞻性的眼光来思考和部署工作。四是要有经济头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团干部应多拿出时间来学习经济理论知识,为今后走向其它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五是要有全团视线。作为团干部的首要原则,就是要讲政治,要将全团的工作深记于心,深刻把握和领会全团工作的重点和思路,只有这样,全团上下才能拧成一股绳,齐头并进干好工作。六是要审度自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尚能将“修身”作为第一要素,团干部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代表,更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全力以赴做好工作。要正确定位,始终代表青年利益,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要注重自省立身,善于学习总结,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要发挥内心驱动力,“一日三省吾身”,多审视、考量自我,这样才能拓展视野,不断提高自己。

三、思路与出路

  思路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好的思路是科学的决策,有了好的思路,才会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才会有好的工作措施,才能更好地团结、教育、引导青年,最终才能有好的出路,好的成效。确立好的思路的要点是:讲政治、顾大局、贴中心、能操作、近青年、出成果。目标是:打造团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和组织都有其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于企业的文化。海尔集团通过十几年的经营能实现每年上百亿美元的销售额,正是因为海尔有依靠其企业文化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共青团组织也应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推动工作上水平的重要保证。每一级团组织、每位团干部应主动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自己区别于其它组织的工作特色是什么,应怎样发动团员青年去实现工作目标等问题。在团十五大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工作思路上创新,工作方式上创新,自身建设上创新。”其中,思路的创新是总纲,是前提,是闸门,是创新中最重要的一点。

  要确立好的工作思路,就必须贴紧近党政中心。“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带领青年为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根本任务,推进党的事业而奋斗,是党对共青团的根本要求,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共青团生命力的源泉,实践证明,何时团的工作与党的工作大局结合得好,所获得的支持就多,地位就高,战斗力就强,青年就欢迎,工作就活跃。相反,就会迷失方向,陷入“就团论团”的狭隘圈子,工作路子就会越走越窄,组织就会越来越萎缩,直至失去生命力和生机,也就是说,各级共青团组织只有紧紧扣住党政中心,引导团员青年做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做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先锋队,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工作才能出更大的爆发力,出持久的生命力。

  确立好的工作思路,就必须立足于调查研究。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 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才能真正抓好工作落实,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变化更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团的工作对象在变,工作环境在变,工作的要求也在变。必须力戒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调研,克服团内存在的调研时间不足,深度不够,工作决策时想当然、拍脑门、闭门造车的现象。要走出机关,深入到青年中去,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深入到基层中去,掌握基层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剖麻雀,发现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对全局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克服工作落实过程中的主观性、盲目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掌握真实情况,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系统性。

  要确立好的工作思路,就必须勇于、善于创新。创新是共青团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各种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不断寻求工作的新发展。一是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善于创新。敢于,需要能力和实践,要摈弃一切条条框框的束缚,以敢为人先和敢吃螃蟹的勇气,投身创新实践中。善于,需要学习和总结,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要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所得、所失,增强总结经验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既要“走好正步”,又要“会踱方步”。这一点对广大团干部尤其重要。所谓走好“正步”,就是要真抓实干,有板有眼,不折不扣地把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贯彻下去。所谓“会踱方步”,就是要善于思考,善于跳出集体事务把握大局,善于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好高骛远”。既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有要有有战略眼光,有大的目标,别人做不到的我偏要去做,别人做不好的我一定要做好。四是既要继承,又要扬弃。创新不是沙上建塔,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共青团的光辉历程中,留下了如“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等极其珍贵的经验。各级团干部要继承下来,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赋予优良传统以新的内涵,以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方式发扬光大。四是要善于深化,就是要在工作的基础上,将团的各项重点和品牌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

  要确立好的工作思路,就必须善于深化。就是要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将团的各项重点和品牌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充分发掘出其内在的涵义与潜能。团的有些工作,往往是浮在表面的多,深入探索的少;大而化之的多,具体入微的少;埋头苦干的多,总结推广的少。应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将重点工作分解、细化量化,制定出具体目标和措施,增强工作的可操作性。如没有过硬的落实措施和有效的载体,创意再好,也会陷入“坐而论道”的状态和恶性循环的怪圈;要注意对工作进行深入的探索,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各个过程来“庖丁解牛”,对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找到工作的突破口;要注意举一反三,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注重探求各项工作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理清脉络,种植出一颗根深叶茂的“共青树”。创新要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当前要切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在工作思路上要创新、在工作方式上要创新、在自身建设上要创新”的要求,对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思考,在各层面、各领域对工作进行创新。

  要确立好的工作思路,就必须不断升华。升华就是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具体工作中,升华就是指注重积累,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升层次,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越,达到由“经验型”到“科学型”的转变,以提高共青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工作中要做到善于升华,必须克服三种不良倾向。一是克服“重活动轻积累”的倾向。胸中无思路,工作缺方法,目标不明确,只注重活动场面的轰轰烈烈,不注重活动效果和影响及活动历史资料的积累。仅限于活动搞完了,任务完成了,思想上有惰性,不愿动脑筋,不愿动笔写。实际上,活动本身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是同一活动的不同内容。如果缺少了活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项活动就不能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就不会提升工作的层次。因此,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既要重视活动的策划、组织,也要重视活动的记录、资料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力求做到善始善终、有因有果。二是克服“重务实轻务虚”的倾向。务实和务虚是同一认知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务实属于认知的实践环节,务虚属于实践材料的主观加工环节,是理论总结升华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务虚就是为了务实。科学的思路和绝大的智慧,均来自于实践中经验性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提炼和升华的精髓,而这种提炼和升华则必须依托理性研究和缜密思考来完成。务实是务虚的基础,务虚是务实的升华。务实与务虚相结合,是提高我们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三是克服“重研究轻推广应用”的倾向。有的团干部和团组织,对自己进行调研分析形成的有价值研究成果,不是把握所揭示的问题实质和根源,借鉴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而是满足于写过了,读过了,交流过了,事后便把研究成果束之高阁,既抹杀了自己的工作业绩,又违背了理论研究的初衷。

四、实干与实效

  实干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实效是检验各项工作的唯一标准,各级团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实干的先锋,脚踏实地求作为,真抓实干深发展。实干决定实效。要围绕“弄清团员青年在想些什么,能尽力为团员青年做些什么?在团的岗位上能给团员青年留下点什么?”这一问题,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出谋划策,开展工作。青年想致富,可以开展青年奔小康行动;青年想就业创业,可以开展青春创业行动;青年想外出打工,可以依托青年人才交流中心;青年想学习、交流、娱乐,可以建青年中心;青年想申诉、维权,可以依靠青少年维权中心。总之,共青团组织为每位团干部搭建了广阔的工作平台,搭建了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每一位团干部都要以坚强的毅力克服餍足心理,以实干精神、务实作风,狠抓落实,巩固实力,干出实效。要讲实话、出实招、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让团员青年受益的事,多干对长远起作用的事。要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说一项算一项,项项兑现;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在全团形成人人想事、人人干事、人人成事,人人求实、人人务实、人人落实的良好风气。

  一是要打好基础求实效。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重中之重。在团的组织建设中,要按照“凝心聚力工程”的要求,重点突出四个领域,实现团的思想、组织、工作无缝隙覆盖,把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切实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在农村,要做好“守”的文章。农村团的工作是全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工作有存量,关键在激活。乡村团干部要“守土有责”,依托各种经济组织、协会、私营企业,主动联系本地团员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切实巩固拓展好农村基层团组织。在非公经济组织,要做好“增”的文章。要彻底摸清本地民营企业、民办学校团建工作底数,特别是把“隐型”团员摸清,逐渐纳入基层团组织管理,进一步扩大团的工作覆盖面。在社区,要做好“联”的文章。要适应现代化社区建设的要求,加强街道团组织建设,努力形成以街道团组织为核心,具有开放性、协作性的社区团组织网络。在学校,要做好“固”的文章。巩固发展团员数量,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育人的作用,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要抓住重点求实效。共青团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工作对象遍布社会各个领域,工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层次,可谓战线长,头绪多。而团的自身力量又非常有限,工作上不能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缓急而平均用力、四面出击。否则,将会陷入被动应付,疲于奔命而又碌碌无为的境地。要使工作有声势、有影响、有实效,零敲碎打不行,一拥而上也不行,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关键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重点求突破,以聚焦求升华。既要注重工作的全面推进,更要集中全团力量狠抓一些龙头性的、关键性的项目,举全团之力,攥紧拳头,形成合力,创造阶段性、标志性成果,以示范团内,牵动社会。近几年来,抓重点一直被团组织作为一种重要工作方法反复强调,这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手拉手活动等一大批重点工作、名牌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团的工作的整体发展,扩大了团在全社会的影响。

  三是要典型引路求实效。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是党团组织尤其是团组织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典型顺应时代、反映方向、预示未来、体现规律,代表着一个地方、一条战线、一个领域团的工作的最高境界。要尊重基层的实践创造,善于在基层总结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广典型,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工作落实。在选树青年典型的过程中,既要使典型适应时代要求,浓缩时代精神,展现时代风采,又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实践的考验、工作的考验;既要把握典型的真实性,扎根现实,又要富有高度;既要围绕大局,按照不同时期党政中心工作,选准角度推出典型,又要贴近青年,反映青年的所思所想,为青年提供前进的航标。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青年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争先创优热情,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是明确责任求实效。按照事前计划、事中督促、事后评价的程序,加强对团的各项重点工作的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全年的工作部署,建立全市共青团工作目标考评制度。要加强对重点工作成果的考评,把工作考评同团的各项评比表彰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通过考评,发现缺点,改正错误,推动工作不断上新台阶。每年有针对性地对全市共青团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将任务量化分解,确定推进措施,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凡涉及基层团委的工作任务,也要进行量化,一级抓一级,形成上下集中推进的重点工作督查机制。

五、作为与地位

  按照经济学原理,只有需求与供给保持平衡和相对稳定,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的工作也要讲究供求理念,树立供求意识,否则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如果把团组织比喻成企业,那么团的工作项目、多年形成的工作机制、工作品牌则是产品,团员青年是企业的员工,团干部是企业的管理者、推销员,团干部的作为即生产和销售,团组织是供给方,党委政府、青少年和社会是需求方。市场经济讲求效益,团的工作也要按市场化的要求来开展,如果我们的产品没有附加值,没有吸引力,如果共青团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如果推销方式不对路,产品就会积压,团的工作就得不到认可,就很难实现社会效益、人才效益、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团干部作为“总经理”和“推销员”,要想有位有为,就必须以有效的作为,扎实的服务来促进团的地位的不断提升。

  (一)要想有为有位,要明确提供哪些服务

  一是观念服务。帮助青年树立创业、就业观念,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创业信心,增强创业激情;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此指导他们的实践活动;树立诚信观念,学会诚信待人,以诚立身;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团组织联系面广的优势,及时采集、发布各类有益信息。三是培训服务。着眼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青年整体科技素质的提升,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四是资金服务。畅通各种融资渠道,为不同发展层次的青年致富成才提供资金扶持。五是政策服务。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议,同兄弟部门协调,制订有利于青年全面发展的相关政策。六是就业服务。做好各类青年劳务输出工作,帮助青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二)要想有为有位,要明确怎样做有为的团干部

  一是强化调研,做心中有“数”的团干部。要在调查思考上下苦功,深入到青年中去,了解基层青年需求、社会需求,了解党政领导的思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勤奋工作有激情,实干努力做巨人,在工作落实中把工作推向前进。二是强化目标管理,做脑中有“路”的团干部。要有敏锐的目光、清晰的思路、扎实的工作,把工作思路定在“名、优、特、精、新”上,做特色工作,出精品工程,做第一品牌。三是强化角色定位,做工作有“策”的团干部。要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团的工作的关系,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开展团的工作;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表率与协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四是强化学习提高,做个人有“德”的团干部。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以个人的高尚品德引导别人,以个人的无私奉献带动别人。五是团结共事,做胸中有“量”的团干部。共青团事业具有长期性,但个人在团的岗位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个组织是每个团干部事业的依托,对每个人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个集体里大家要团结共事,胸怀坦荡,多一些谅解,少一些误会;多一些合作,少一些摩擦;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应付,真正形成以诚相见、以容相处、以情相依、以业相促的良好氛围,以此促进团的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进步。

  (三)要想有为有位,要明确建立什么样的科学工作运行机制

1、项目化运作机制

  实现团的工作由“活动主导型”向“项目牵动型”转变,是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要强化经营的理念。把那些操作性强、灵活性强和与社会关联度高的活动提炼出来,像经营企业一样去运作。要强化管理的理念。对项目化的活动进行可行性论证、量化细化分步指标、搞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本核算,加强后期的活动评估和检查验收,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争取活动效益最大化。要强化合作的理念。搞好与政府部门间的项目合作,主动争取政策和资金等支持,形成政府委托、支持,共青团承办、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实现各取所需,互惠互利。要强化活动品牌意识。把“青春创业行动”、“青年奔小康行动”、青年中心建设成类似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名牌项目,以一个知名项目带动一项重要工作,牵动全局工作的发展。要强化需求意识。项目选择上要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紧扣经济发展脉搏,在大局中找项目,在青年需求中找项目,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找项目。

2、开放化的资源整合机制

  开放化的资源整合机制是共青团壮大实力、拓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不坚持开放化,团组织拥有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自身发展的空间就会越来越窄。在工作设计、部署上,要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改革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和发展的青年,设计出符合党政要求,符合社会需求,符合青年愿望的工作。在资源的整合上,首先要会依靠党政资源。“党委给威,工作好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与政府各部门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充分利用好党政资源,争取政策,争取支持,推动工作。其次,要有效地聚合团内资源。共青团本身就是一个大资源库,团的政治资源、组织资源、队伍资源以及品牌资源等十分丰富,应该先把团内的资源用好、用足,学会聚集和整合自己的力量。再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为我所用,以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团的工作。通过“借力发力”,借助来自企事业单位、来自社会其它方面的政策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宣传资源、资金资源,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充分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工作。要推进整合社会资源的市场化。一项工作满足多方面的利益需求,取得多赢,才能富有活力,团的工作也要按市场化的要求来开展。要注重各种工作要素间的利益联系,以利益为纽带联结工作,形成合力;要讲投入产出,讲效率效益,不能劳而无功;要遵守市场规则,牢固树立依法办事、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观念,不断提高公信度,提升团的品牌价值。

3 、社会化的工作运行机制

  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共青团的定位,使团的工作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自身优势,取社会之长,补共青团之短,实现健康、持续、全面发展。一是实现共青团工作职能社会化。要不断丰富工作的内涵,拓展其外延。一方面,依靠党建带团建,依靠党政支持,建立青少年工作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参与青少年工作有关的社会事务,协助政府抓好青年事务。二是实现工作依托的社会化。团内资源的局限性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为我所用,不断寻求新的工作依托。要树立“团办实体,兴团富团”的观念,加强团属事业和阵地建设,变输血为造血,改变过去那种“等、靠、要”的做法,达到“不去伸手,也能自己拥有”的局面。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合作、嫁接、合股、租赁、购买等方式,扩大工作依托范围。三是实现活动运作社会化。要跳出“就团论团”的圈子,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由共青团一家唱“独角戏”,搞“独家经营”变成“多方协作”、“集团作战”,在社会上寻找一切可合作的对象,实现多方“共赢’。

4、大众化的形象塑造机制

  共青团形象是经80多年积累的不可多得的财富。对于共青团来讲,形象就是生产力,就是生命力。团的形象是动态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时时刻刻去维护、去提升。各级团干部一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爱护、树立共青团的良好形象。维护团的形象要从一言一行做起。团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从小事做起,努力成为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服务型的团干部,以自己个人的良好形象构筑全团的光辉形象。维护团的形象要从认真完成每项工作做起。在开展每一项活动时,除应注意活动内容,还应注意选择青年喜爱的方式,注意对活动的包装,使青年愿意参加团的活动,社会响应团的活动,各界支持团的工作,使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成为树立团的形象的过程。维护团的形象要从共青团社会影响抓起。要改变满足于团干部设计活动,团员参加活动,团干部评价活动的思维模式,努力寻找社会关注与团活动的结合点,在党政工作的难点、城乡青年成长成才中的焦点和社会上下关注的热点结合上下功夫,使共青团开展的活动在服务青年与服务大局的同时,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兴趣。要善于发挥媒体宣传的作用,把团的亮点、兴奋点、制高点宣传出去。要善于以事造势,以实造势,以力造势,以势造势、变小势为大势,广集人脉,广聚人气,广结人缘,广交朋友,以社会舆论之“水”涨共青团之“船”。(转载自山东共青团网)